「你每次都只想講你自己的,這就是我不想和你溝通的原因….」,做媽媽的深呼吸,把幾乎衝出來的辯解留在心裡,提醒自己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先暫停下來安頓自己,也覺察一下此時此刻的冰山.因此!主動在對話上按下暫停鍵,在更多衝突出現之前,邀請孩子也一起整理自己的冰山
跟隨著呼吸,感受自己的身體,問問自己的感受:「生氣、委屈、困惑、失望、無奈、擔心….」,邊思考,邊送出愛的能量給自己,允許自己這些感覺在內在流動著,因為已經學會對自己溫柔,對自己慈悲,感覺緊繃的身體慢慢放鬆下來
當身體放鬆,思緒也越來越清晰,觀點也慢慢出現了:「我生氣你誤會我對你的關心,我擔心你衝動的選擇,才給你建議的!」;「我委屈與困惑,因為我以為我們只是在討論一件事,我不知道為何你會這麼激動的指責我,我很失望、難受!」.我理解自己在「被誤會」、「被指責」、「被拒絕」時,會有自動化失望、生氣的反應,而如果我沒有停下來,我的「指責」防衛機制便會出現,孩子最終不是選擇「討好、順從」,就是「打岔、不理我」,表面上不衝突了,但實際上只是不再提這個會吵架的話題,以免破壞關係
當我看到我們的關係落入這樣的循環,明白了最近他常早早關起房門,客氣應對我,想必也是不想吵架!我問問自己「想要改變嗎?」、「想要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我有什麼選擇?」
然後:我看到了我對自己作為母親的擔心,「我關心孩子,也付出很多,但我太急著想保護他,怕他做出錯誤的選擇」,我期待自己「可以好好表達關心」,期待孩子「更有耐心聽我說話」;想到這裏,我明白了孩子的情緒「不被信任、不被認可」,期待我可以「認可他、信任他」.
冰山探索到這裡,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於是寫了一段話給兒子,也約他晚上可以談談未完的話題,沒想到,孩子回了愛心貼圖,並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請……
薩提爾的冰山對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必須常常覺察自己、反思自己,人際關係之所以困難,在於我們很容易被對方的語言及非語言的訊息刺激,對此刺激有所解釋(也就是內在有小劇場),而引發了自動化的防衛機制;同樣的,關係(無論是人際關係、伴侶關係、親子關係….)也是互動的循環,只要其中一人改變,整個互動就有機會不一樣了!因此,邀請你給自己機會,覺察自己的冰山系統、原生家庭系統對人際困境的影響;同時,接納與欣賞自己,與自己的內在和諧共處,透過一致性溝通的練習,創造親近與和諧的互動關係
- 理解與覺察自動化的應對方式(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對自己以及對關係的影響
- 探索冰山的各個層面,理解求生存的應對、規條、觀點、期待、渴望的源頭,以便對僵化的觀點,增加彈性;同時,接納自己的期待與渴望,並決定哪些可以透過自己的改變與調整滿足自己,哪些「過去在原生家庭中未滿足的渴望」仍持續的影響著關係,並決定是否想要改變?
- 學習一致性的溝通,做出自我負責的選擇,增加親近(親密)的關係品質
- 進行方式:短講、雕塑、冥想、體驗、家庭圖探索、三人小組分享,適合對薩提爾模式好奇,想要改善人際關係與互動的成員。
- 本課程適合想體驗薩提爾的一般大眾,以及學習過薩提爾、參加過薩提爾工作坊,想再複習與體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