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接納今年的我,從回顧到與內心連結

作者
陳致豪

年末的社會氛圍總是熱鬧,許多百貨公司紛紛佈置起聖誕樹並舉辦巿集與活動;人們趁著黑五購物節的搶購活動採買一波;音樂軟體及各種社群接二連三地提供年度回顧,連外送平台也加入了回顧的行列。這些都提醒著我們,忽然間一年又接近尾聲,即使年末常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期,但請試著給自己一段時間,回顧和整理今年的種種歷程。

 

回顧的用意

我是個不太會做規劃的人,在成長經驗中很習慣照著別人的安排和期望走,也不太會設定年度目標,更不知道要在年末時需要回顧。而在學習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在諮商歷程中,常會需要停下來回顧過去諮商的經過,再確認未來的諮商方向和目標。這讓我反思,生活好像不是過一天算一天就好。

生活容易因為忙碌而逐漸忘記有趣或有意義的時刻,變得像機器人般的活著。有時候看到手機相簿跳出自動產生的回顧影片,就會想起那時候去了哪裡和那時的心情。回顧讓我們再次回味曾經的愉快,豐富心理資源並統整我們的生命。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想忘掉不開心或跳過痛苦,把它們藏起來,但一般來說,自我統整有助於促進心理健康,能更清楚地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接下來的方向在哪裡。生命很常是在痛苦中成長和昇華。

 

回顧的做法

在網路上搜尋「如何做年度回顧」,就能找到許多進行年度回顧的大綱,讀者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或適合的來進行。而我習慣在回顧時將內容寫下來,內容包括這些項目:

  • 事情:今年發生過的大事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重大改變
  • 成就:工作上達成的目標、完成的計劃、特別的成就
  • 學習:學習成果、學習進展、學習的里程碑
  • 心情:印象深刻的經歷、心境的轉變、心境上的成熟
  • 新的目標:未來想達到或想完成的、想繼續進行的

在我的生命經驗中,被教導的是要不斷進步、終身學習、要有成就、成果,最好是符合社會期許的唸書或工作表現。因此在回顧時,很容易以我做到的什麼成就、沒做到的目標來評價自己。

但事實上人生是自己的,以自己的視角來詮釋會更好。舉例來說,我的目標可以是:「照顧好自己的心情」,而我回顧的是這一年在某些事件發生時,我是不是有跟自己同在,照顧了自己的心。我的目標也可以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我「想要的生活」是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能養活自己、活得自在就好。「學習」也不應局限於學習語言、技能、工作所需,「學習和自己相處」、「學習接納自己」、「學習不苛責自己」常是我希望我的個案前往的目標。

 

與心連結

除了用腦袋思考和回顧,更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心連結。頭腦思考的速度很快,也容易因為目標很多而參照了外在標準。反之,心的速度比較慢,是有感受和感覺的。試著讓頭腦慢下來等心的回應非常重要,否則常會感覺到「力不從心」。對許多人來說,與心連結是比較不習慣的,需要練習才能產生體會。以下是我的練習方法,若有適合的人陪伴或協助會比較容易完成:

 

1. 找個可以讓身心感到安全的空間。問問心裡,確認在這裡是感覺安全的。

2. 確認時間是足夠的,最好是有30分鐘以上且不會被打擾,也沒有後續要處理的事情。

3. 試著讓自己安靜下來,但不強迫。如果感覺到沒辦法安靜下來,就看看內在感覺到什麼,一一跟他們打招呼。
例如:感覺到煩躁,跟煩躁打個招呼。接納內在的狀況,跟心裡確認我們現在來回顧今年,可以嗎?如果可以再進行下一個步驟。

4. 詢問內在:「過去這一年過得如何?」。接著停下來等候,看看內在會冒出什麼來?可能是心情感受、回憶畫面、任何想法。如果什麼都沒有也沒關係,也許要多做幾次。可以記錄下來浮現的內容。

5. 向內在提問你所好奇的,例如:「這一年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等等,接著等候心裡浮現的回應。

6.「如其所是」地接納內在的感受與回應,也接納自己「不想接納」的部分。可以記錄下來任何的內容。

7. 感覺差不多可以結束時,與內在確認在此時停下來是可以的。也能找人聊一聊記下來的內容或自己的體會。

與心連結的做法很多,重點在於能感受到身心的回應,然後不壓抑也不指責的接納各個部分。如果發現有自己「過不去」、「不想接納」的內容,也不用勉強自己,就接納自己「就是不想接納」的心情。

 

生命是自己的

回顧能讓我們統整過去的經歷,再擬定接下來的方向,生命會因此比較有所依循。最重要的是,生命是自己的,不必拿別人的方法或目標來責備自己;你的感受和你的目標都是自己定義的。即使很多人認為努力不懈才能累積成果,但你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在適當的時候暫停一下或轉換方向。人生是連續的,隨時可以開始你想要做的事。

作者介紹
陳致豪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臨床心理師
經歷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原國軍北投醫院)臨床心理師
國軍北投醫院 心理科主任
淡江大學 兼任輔導老師
臺北巿政府自殺防治中心 自殺防治守門人種子講師
淡江大學中等學校教師第二專長輔導學分班兼任講師
加惠心理諮商文教基金會 臨床心理師
心禾診所 臨床心理師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執業執照
專長
專長:個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生理回饋治療、心理衡鑑
對象:壓力適應疾患、焦慮疾患、人格疾患、憂鬱疾患、物質濫用、性侵加害人處遇
取向:客體關係理論、認知行為技術、生理回饋、催眠治療
證照字號
心理字第000505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