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是母親、太太也是媳婦,妳在婚姻家庭中失守自己了嗎?

作者
王孝予

年終閨密好友相約下午茶,幾個人不受拘束天南地北亂聊,輕鬆自在氛圍卻被突然響起的賀年歌曲打亂,此時話鋒一轉,紛紛聊起各自每逢過年的狀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幾位已婚女性分享的處境,竟有諸多雷同之處,讓我想起多年前韓國一部受到矚目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電影一開始,就見女主角因為春節與先生返家過年,開始不斷忙於各種家務,期間還得忍受婆婆迎面而來的閒言閒語。

好不容易終於等到能回家時,卻又因為出嫁的小姑回娘家,而讓原本打算離開的女主角不得不在婆婆的明示暗示下,繼續留下來張羅、照顧小姑一家,但也因為這些憋屈許久的委屈和疲憊,讓女主角終於爆發出來,進而拉開電影的序幕。

我想許多已婚女性對上述場景和感受並不陌生,特別是若嫁入的家庭規範特別傳統,那體會又更加的深刻

母親、太太、媳婦 多重角色讓妳習慣犧牲自我?

在過往傳統的價值觀裡,「女性」這個性別角色在家庭中的功能多數都被歸類於「照顧家裡」,特別是對於進入婚姻中的女性,更是期待她們可藉由自我犧牲、奉獻,來滿足以先生或孩子為主的家庭需求。

然而,這樣的狀況雖在目前強調男女平權的社會中,已逐漸有所改善和不同,但社會規範對於婚姻中女性的角色期待卻未因此減少。多數家庭在家事及子女的教養分配中,大部分還是由婦女來承擔,以致諸多職業婦女除了必須面對社會的競爭壓力,仍須背負傳統家庭責任,讓其必須在現有的時間和精力下,同時兼顧多重的角色和責任。

對於女人而言,身為媽媽、太太或媳婦,多半都是因為婚姻而衍生出來的,可在這諸多角色當中,卻沒有任何一個角色叫做「我」。當角色的責任與任務變得愈來愈繁瑣,會讓許多在婚姻中的女性終日只是因著角色而生活,而逐漸失去了「自我」

特別是在孩子出生後,為了更加滿足社會以及他人的期待,只能選擇忽略自我,繼續勉強自己在角色上的努力,最終因過度的失衡,而讓自己自怨自艾、滿身怒氣的人,甚至連帶讓身邊親密的他人,因此而不敢或懼怕靠近你。

別等到生病 才意識到失去自我的重要性

我們毋須等到像電影中的女主角—智英,直到自己生病才意識到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重要性。畢竟無論你的角色有多少,「自我」才是生命劇本中的唯一主角。唯有在善待、照顧自我的同時,也才能有能力去扮演和面對每個角色的任務與責任。而要如何才能不忽略「自我」的重要性呢?

  1. 愛自己≠自私:懂得善待自己、知悉自己極限,才能讓自己更有彈性的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與任務。
  2.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過度去追求所謂「好」、滿足他人所賦予期待,只會讓自己在自我批判的漩渦中不斷受傷。
  3. 重視自我的每個需求:無論身為母親、太太或媳婦,本質終究還是一個人,毋須為了角色,而削弱我作為人的存在。

 無論你此刻的伴侶是誰,請記得:那個陪伴你走到人生最後的人,總歸還是你自己。

作者介紹
王孝予
學歷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家庭諮商與輔導碩士班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基金會 台北市家庭暴力相對人輔導服務(東區) 社工督導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加害人處遇計畫) 諮商心理師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思想起全職實習心理師
台北市復興高中 兼職實習心理師
中華民國新女性聯合會 社工督導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證照
情緒取向伴侶諮商(EFCT)初階(24小時完訓)
情緒取向伴侶諮商(EFCT)進階(48小時完訓)
個別諮商(EFIT)初階(18小時完訓)
個別諮商(EFIT)進階(18小時完訓)
性侵害創傷評估與介入處遇實務專訓(39小時)
專長
家庭暴力防治、親密關係經營、親職關係培力、家庭關係、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性別議題、自我探索、男性諮商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4475號
社工字第003927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