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脫離原生家庭限制 4覺察探索真實內在需求

作者
辛怡慧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文章稿費】

你的生活中有多少「我一定⋯⋯」、「我必須⋯⋯」、「我應該⋯⋯」?這些自我要求都來自哪裡呢?或許是外界的期待,也可能是原生家庭給予的信念,但這些被我們深信不疑的價值觀,真的符合我們內心的需求嗎?

文|辛怡慧 諮商心理師

猶記得父親過世時,跪在靈床旁的我,蜷曲的身體不斷的顫抖,眼淚撲簌的流個不停,我輕握住父親的手對他說:「爸,我沒有瞧不起你!」,這是我一直沒說出口也說不出口,來不及告訴父親的一句話。

已步入中年的我,成長的過程經常被教導要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要避免說出(傷人的)真心話,而是用社交禮儀來包裝自己真實的情感,好讓自己看起來可以是個高情商的人,也因此在關係中,我們往往有些話沒說出口或說不出口,內心真正的感受沒有機會被接住及傳遞出去。

某次,某位當事人提到他每每在工作上遇到挫折,總是不自覺的冒出兒時父親曾對他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沒有我養你,你什麼都做不了」,這讓他陷入一種沮喪、衝動想離職的狀態,好幾次他真的就這麼做了,然後他得到一個結論:「父親說的一點也沒錯!」

諮商的過程,我們一起將過去的時空拉到此時此地,當事人發現父親說這句話時,正和母親有著激烈的爭吵,而年僅六歲的當事人,縮在一旁咬著指甲嚎啕大哭,爭吵的過程,母親提到當事人學習鋼琴的費用,轉身注意到一旁嚇壞的當事人而走過來抱著他,就在這時,父親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時空拉回眼前已是35歲的當事人,當事人喚起記憶中某個遺忘的片段,當年父母爭吵時,還發生一件讓父親暴跳如雷的事,因為母親表達其想搬離公婆家,這對既是獨子,且獨自挑起家庭重擔,辛苦工作撫養一家五口的父親而言,有著極大的壓力與殺傷力,當事人突然發覺父親說的那句話更像是在對當時抱著他的母親說的。

這個看見,讓當事人豁然發現這麼久以來,他竟被父親這句話一直綑綁著,甚至求學階段,每次伸手向父親拿錢繳交學雜費時,常得用頭髮遮住發燙的臉頰,且無可控制的在心裡反覆對自己說:「如果沒有父親的錢,我什麼都做不了」,久之竟也形成揮之不去的內攝信念,後來又自行加工成「我一個女孩子,沒有依靠別人,什麼都做不了」,以此扭曲過活。

而我的父親是一個嘴壞心善且不擅於表達情感的大男人主義者,例如他明明是擔心、焦慮,卻用破口大罵的方式來表達,或使用易讓我不自覺感受到極大挑釁的語言,而那樣的言語,也形成了我對自己的評價,且遠遠的拉開了我和他距離。

成為心理師後,我嘗試靠近與同理身為大家庭獨子、不擅言詞的父親內心的苦。某次對話時,我試圖情感反映父親平時煩心與在乎的事,結果父親接收到的卻是我自以為是的對他說教,於是回應我:「我知道你瞧不起我!」當時只覺得莫名委屈的我,生氣的想說:「算了!隨便你!」卻沒有聽見父親內在的投射,他終其一生在努力維持大男人形象下,內心一直對於自己的不肯定。

學習愛的第一步:自我覺察

關於愛與被愛有著多種不同的形態與樣貌,它可能讓人幸福也讓人失望;讓人相信也讓人懷疑;讓人感到安全也讓人感到恐懼,它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化鮮少引導我們在愛與被愛的關係中,面對他人的期待與需求,我們可以如何處理那些衍生出來的悲傷、憤怒、懼怕、厭惡、嫉妒、羞恥、膽怯、憾恨等情緒,並建立適當的情緒界線。

已經長大成人的你或可嘗試從下列四個面向進行自我探索與覺察:

一、信念的覺察

例如覺察你有哪些奉為圭臬的信念及價值觀,同時注意到它可能來你自成長過程中未經消化與選擇,即囫圇吞進父母等重要他人提出的要求與期待,而形成你生活中多少的「我一定⋯⋯」、「我必須⋯⋯」、「我應該⋯⋯」等自我要求與內在規則,和自己的真實感受並不相容也不適用,阻礙你的真實與完整。

或者覺察在你的原生家庭或親密關係中,是否有些隱晦不能去談論的話題?或者存在哪些顯規則與潛規則,而這些是如何影響你以及你在關係中的樣貌與姿態?不妨試著將上述「我一定⋯⋯」、「我必須⋯⋯」、「我應該⋯⋯」等句子,調整成以「我想要⋯⋯」、「我需要⋯⋯」做開頭,去感受一下這兩者的差異,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二、關係的覺察

回想一下在不同的關係中,你通常如何面對與處理他人對你提出的要求?又如何選擇與回應他人對你的期待?你內在的真實感受是什麼?你是否表達或如何表達你的感受與需求讓對方知道?而這些又如何形塑這段關係的樣貌?

三、身體的覺察

請找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地方,試著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將注意力從大腦慢慢轉移到身體上,去關注那些可能發出現情緒的地方,例如:臉、喉嚨、肩膀、心臟、胃、軀幹及手腳等。不要試著想弄懂你的感受,或是企圖找出它們怎麼了,僅是注意就好了,並帶著好奇與善意去關心它們。

如果覺得這個任務太難,也別灰心,不妨多次練習。所有的情緒都會反映在身體上,愈能專注在身體的感受,愈能察覺自己情緒的起伏。

四、呼吸的覺察

你可以站著、坐著或是躺著,花幾分鐘的時間觀察自己的呼吸。首先將雙手放在腹部的位置,感覺肚擠上有個能量小球,接著將空氣從鼻子吸入體內,能量小球會開始微微鼓起與擴大到胸骨的下方,吐氣的時候,能量小球會漸漸收縮,重複幾次這個練習,呼吸保持平穩即可,無須刻意的深呼吸。

我們總習慣向外看,這是個靜下心來、向內看,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內在的練習。

我們都希望被無條件的愛著,以及有能力給出無條件的愛,但這真的不容易!在我們給出愛與接受愛的同時,往往有很多訊息夾雜著,例如文化價值、社會規範、家庭觀念等,讓我們也同步被寄予期待與要求,而這些往往容易造成情感交流上的阻礙,甚至形成我們內在的規則、自我要求,甚或自我批評等。

例如當「我一定⋯⋯」、「我必須⋯⋯」、「我應該⋯⋯」等這些規條出現,不論你是否真的做出回應,你已然受到綑綁、背負著這十字架,並努力去慣性回應,勉強自己符合這些被視為不可改變的準則與價值。這些並不一定是錯誤的,但它對現階段的你而言可能變得不再真實也不再適用,讓你不禁感到困惑與懷疑:這份愛在關係中究竟創造出什麼?

透過覺察,有助於我們看見關係中的失衡,如果他人無法以我們所期待的樣貌做回應或相處,那麼他人知道我們需要的是什麼嗎?我們是否曾真誠的去做表達,讓對方清楚知道?

同時,如果對方給不了時,我們是否能像積極關注他人那般的來回應自己與珍視自己,並建立適度的情緒界線,嘗試理解與尊重他人,不因一味的迎合他人而扭曲了自己,讓關係中的自己得以真實與完整!

*本文的當事人背景做了大幅度的改編,若有雷同,是巧合也是共鳴。

作者介紹
辛怡慧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私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分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資賦優異學分班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文教基金會EAP 特約諮商心理師(服務台中地區)
經歷
中學特教教師
生命潛能真善美研修中心專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實習心理師
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兼任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臺中分事務所兼任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義張督導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彰化分會外聘督導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書
上海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
中等學校教師證書
完形取向專業訓練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專業訓練
專長
完形取向諮商、夢境探索與覺察、情緒議題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青少年議題、親子關係/親職諮詢、特教兒少諮商及家長諮詢、性別議題、自我探索與成長、輔導志工培訓、敏感度訓練。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2520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