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給每一位認真的爸媽:掌握五要點,找到回應孩子需求的平衡點

作者
辛怡慧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文章稿費】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都在不間斷的給予,可能是一個零風險的安全環境,抑或是一個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父母傾盡所有的付出,但我們是否停下腳步思考過,哪些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呢?

文|辛怡慧 諮商心理師

某次假期,我在瑞典呂勒奧市(Luleå)的一個露營渡假村放空,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景象。在營區一個偌大的草地中間有一個直徑約三米長的彈跳床,有四個年紀大小不一的孩子正在上頭玩耍,其中有個約莫國中年紀的孩子在上面翻著筋斗,彈跳床周圍沒有任何的防護設施,我看得是膽顫心驚。

不久,有一對母子經過,年紀看起來不超過五歲的小男孩跟媽媽說他也想玩,媽媽點點頭後,走到我旁邊的位置坐下,小男孩在彈跳床旁觀察了幾分鐘,試圖想爬上去,那個大男孩見狀過來拉了他一把,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而我是看得瞠目結舌。

突然,小男孩被彈了出去,跌落在草地上,大哭了起來,我嚇得尖叫了一聲,他媽媽趕緊上前查看孩子是否受傷,接著將小男孩抱在胸前,走回我旁邊的位置坐下。小男孩可能受到驚嚇哭個不停,媽媽就只是環抱著孩子,時而眼神對焦的看著孩子,時而讓孩子的頭躺在肩上,經過些許時間,小男孩不哭了,媽媽問他:「還痛嗎?」小男孩說:「不痛了!」接著問了媽媽:「我還可以去玩嗎?」媽媽點點頭,小男孩又開心的奔跑過去。

此刻,我對於這位媽媽放心與放手的讓孩子去摸索與冒險讚嘆不已。這位媽媽沒有在一旁指導孩子該怎麼玩,也沒有說「這太危險了,我們去玩別的」,或責備孩子「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剛剛都跌下來了,還要玩什麼」等。

他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沒有顧自滑手機,也沒有緊盯著,就是在一旁默默的陪伴著,我猜想他的孩子是安心的玩耍著,並且知道自己儘管出錯了、受傷了,仍舊會被喜愛與接納,而不是被輕易指責與批判。

在我們的文化下,不管孩子年紀多大,似乎父母常出於自身的擔心或者想要保護孩子,而努力的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只是低風險,甚至是零風險的成長環境,並用大量的言語與行動介入孩子的試驗與探索。過度煩憂與汲汲安排,折損了父母多少的黑髮啊!而裡頭又有多少是父母自己過往人生的遺憾或未被滿足的需求。以下將從幾方面引導你思考自己給予的是孩子的需要,還是父母的想要:

一、在孩子的需要上,善盡自己的責任

你的孩子需要什麼?你想要給他什麼?當孩子需要大人給予一些方向時,你給孩子的是他這個年齡需要的嗎?

例如:當你想要培養孩子在3歲時能有同理心、6歲時能懂得自律,父母絕對是很無力,孩子也很無奈。又或者你是否在孩子的需要上,看見自己可著力之處,例如:不是每個小孩都需要大人牽手過馬路,有些莽撞的孩子需要,但是已經十分謹慎的孩子,可能連叮嚀他要小心都不需要;又或者有些大人在孩子需要黏著父母時,不斷期待孩子要成熟點、獨立些,當孩子開始學習獨立時,卻又不放心,也不放手,弄得父母和孩子都很挫折。

二、孩子不同,需要也不同

你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樣嗎?我們的文化最不缺的就是親子教養知能,而且親子教養觀隨著世代更迭推陳出新,不論是借鏡國外做法,或是土法煉鋼的個人經驗,且不管是哪個領域的專家,似乎都能說得一口頭頭是道的教養經。你相信誰說的?你試過了哪些方法?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理應比任何專家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說專業能提供協助,那便是為親子關係梳理誤解,建立起彼此間真正的理解與信任。

每個孩子有其獨特性,他人的成功心法可以是個參考,但有時可能不是那麼合適,例如一般我們都強調良好的親子溝通有助於提升親子關係,但有些孩子喜歡嘰哩呱啦的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而有些孩子習慣保有小秘密才有安全感,當你不夠了解你的孩子,又誤解「溝通」,僅是照本宣科,恐怕會如同很多人的減肥經驗,愈是努力愈是挫敗。

三、覺察中修正,教養隨時來得及

曾經有位家長自責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一直用錯方法,期待用孩子的成就來填補自己人生的缺憾,問我該怎麼辦。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只有一次,相信我們的父母都給了我們當時他們所能給出的心力和資源,過去我們未曾經驗與擁有的,長大之後,我們可決定用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

況且更重要的是有了覺察的你,現在打算怎麼行動呢?不妨認真看待孩子,試著看見他需要什麼?他需要你給他什麼?眼前哪些是符合他現實的需要?哪些是我的遺憾?將這些補償認回來,單純的回到孩子的身上。

四、量力而為,承認自己的有限性

有些孩子常常向父母索討(不論精神或物質上),如果孩子的渴求遠遠超過現實,做為父母不是去否定孩子的需求,也不是去貶抑他的夢想,而是向孩子坦承父母自己的有限性。「不能辜負孩子的期待」、「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受傷」,像這樣為難下的超載付出,是充滿壓力且緊繃的,在關係裡反而具有傷害性。

五、做孩子的父母,鼓勵他看見自己的需求

有些孩子對於自己的需求常常回答「不知道」,有一些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有一些則是知道他想要的父母並不喜歡或是給不了,還有一些是他清楚知道,但是他害怕負責,而不想做選擇。因此夠好的父母,不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只是當孩子的父母,在他的生命階段裡陪伴他,提供符合他現實的提醒與肯定,建立他的信心與安全感。

在 AI 時代,透過 ChatGPT 就可以得到無數個有關親子教養的建議,因此,我們不缺方法與策略,我們需要的是最可貴的一顆心。若「用心」,有時不需要言語,愛已然傳遞出去;再動人的話,若少了靈魂,孩子都聽得出來。

例如:我們經常聽到「你最近好嗎」,雖然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句問候,但我們卻能從中感受得到對方是打從心底的關心我們或者僅是隨口問問;同理,當我們開口對孩子說話時,我們所表達的是支持還是掌控?是好奇還是監視?是單純付出還是期待有回報?孩子都能真切感受到。

行文至此,身為父母的你,是否從中獲得覺察與體會,試著將這小小的發現讓它有了改變的可能,最關鍵的仍是行動,為你所在乎的這段親子關係,「用心」行動去吧!。

作者介紹
辛怡慧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私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分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資賦優異學分班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文教基金會EAP 特約諮商心理師(服務台中地區)
經歷
中學特教教師
生命潛能真善美研修中心專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實習心理師
彰化縣少年輔導委員會兼任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臺中分事務所兼任心理師
張老師基金會義張督導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彰化分會外聘督導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書
上海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
中等學校教師證書
完形取向專業訓練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模式專業訓練
專長
完形取向諮商、夢境探索與覺察、情緒議題與壓力調適、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青少年議題、親子關係/親職諮詢、特教兒少諮商及家長諮詢、性別議題、自我探索與成長、輔導志工培訓、敏感度訓練。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2520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