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陪孩子面對恐懼,關鍵在接納!5心法培養內在動力

作者
曹中瑋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我不想要打針⋯⋯」當孩子面對恐懼等各種感受、情緒,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用糖果獎勵勇氣可以嗎?太常幫孩子決定,會讓孩子「感官退化」?心理師分享在教養上有關「處理情緒」與「給予獎勵」的重要觀念,並提醒父母可能會有的迷思盲點。

 

文|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某天我到醫院做電腦斷層檢查,報到時,一位長得清秀、帥帥的小男孩(應該不到10歲),正在針劑注射室門口哭,並如跳針似的一直說著,「不要、不要⋯⋯」

聽起來已經僵持超過20分鐘了,等我照完,他還是如此,只是換坐在旁邊等候的椅子上,一樣哭、一樣說著不要。護理師和母親雖都算溫和且耐心的勸服著他,但在我聽起來,這些說法:強調「針很軟不疼、很快就好了」,或「男孩子要勇敢、不會害怕那小小的針」,或直接威脅「不打針就不能回家」等內容,自然效果不佳。

對孩子來說,平常打針就挺害怕的,何況是打血管還要把針留在身上,這連大人都會覺得不舒服,想逃,孩子會害怕抗拒很是自然。只是針還是得打,該如何說服孩子呢?

我認為必須先了解並接納孩子的害怕,同理他的感受;接著,讓他說說他害怕些什麼。孩子的害怕有些是真實的,我們得先承認這點,但可以試著激勵他內在的勇敢,讓他有力量去面對和承受;有些害怕是孩子想像的、誇大的,則可以幫助他一起回歸真實⋯⋯

當我們一直否認孩子的害怕,孩子感受自身體會到的情緒不被接納,他更不能相信大人所說。

 

我猜想,有些大人會想用利誘的方式,例如告訴他會有一點刺痛可以忍耐,然後打完可以得到一個玩具。這方式的效果可能不錯,但我個人認為若能用好方法說服孩子,就不必利誘了,反而可以在孩子接受打顯影劑後,為鼓勵他的勇敢與願意忍受疼痛而送他一個玩具。

「事前利誘」和「做到了事後給予獎勵」,在意義上完全不同。

事前提供獎賞而成功,孩子可能歸因自己之所以接受打針,是因為有禮物,這種外在獎勵不易內化;但他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害怕,我們事後獎勵他的勇敢,這獎勵成為我們對他勇敢的增強物,以及我們讚賞他勇敢的一份愛,那才能使他更相信自己。

這個小事例,也讓我想討論2個教養上的議題:關於「情緒」與「獎勵」。

 

接納不同情緒、感受:2原則讓孩子自我發展更健康

 

大人們常否認孩子自己的感覺和情緒,總以「應該」來框架孩子是什麼感受,這在我們的文化中更是個普遍的現象。特別很多父母依循性別刻板印象:不准男孩子害怕和哭泣、不允許女孩子生氣。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漸和自己的情緒疏離。

然而,情緒之於人類是具有保命的功能,當有外在刺激威脅或內在需求出現,人們的情緒機制即自動升起,如小嬰兒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大腦快速發出不舒服的情緒訊號,嬰孩開始大哭,喚起大人們注意,來餵他或幫他換上乾淨舒服的尿布。

 

1. 避免否認恐懼情緒:害怕是保命的自然機制

當我們遇上危險的情況,害怕情緒自然升起,一則提醒我們需要集中注意、小心防範;更重要的是,當害怕情緒的生理機制啟動,能激發交感神經系統的腎上腺素分泌,強化我們的速度與力氣,可使我們有超出平時的力量逃離危險。

例如,走在發生過搶案的暗巷,我們都會仔細聽有沒有特別的動靜或腳步聲,並全身警戒(有備者可能緊握著皮包中的電擊棒或辣椒噴霧),深怕有人從旁突襲,這樣的防範自然會減少受傷害的機率。如果真的發現有人跟在後面,動機又不明,我們可能選擇快跑到人多、明亮之處,這時跑步的速度絕對比在學校跑百米時還快許多,加大成功躲掉危險的機會。

若一個人不能敏察自己的害怕情緒,或是忽略、否認自己內在的害怕情緒,那他將不能保護自己,好好活著變成了件不容易的事。當然,年幼的孩子有很多害怕是想像、或聯想投射的,我們該引導、解說,甚至陪伴他試著體驗看看,而非很快的說那些事情不可怕或責怪孩子

 

2. 請讓孩子保有對自己感官的覺察力,才能了解自己

此外,父母總是自認大人對各種情況的判斷較為正確,因此連孩子的感覺都越俎代庖的幫孩子「決定」。像是「一定要穿上外套,你會冷!」或要求孩子「不行,你還沒吃飽,一定要再吃一點。」不管孩子自己真實感覺到的冷熱或飽餓。

若經常如此,孩子自然忽略自身各個感官(眼、耳、鼻、舌、皮膚)和飽餓、疲累等訊息。依照用進廢退說,這些感官的覺察力因不常真切去運作,也就漸漸「退化」

這裡所說的退化,無關其感官本身的功能良好與否,而是指人們不再相信自己實際所見、所聽、所感來做選擇和判斷;反而以自幼「內攝」進心中的信念,或外在他人或社會的要求為主要依據。例如,一個認定「一定要做到最好」或「今日事定今日畢」而努力工作廢寢忘食的人,會感覺不到身體的疲累和肚子飢餓的感覺。

對人們的成長歷程而言,當他常經歷「雖然自己對外在能有清楚的感官感覺、內在有鮮明的情緒感受,但身邊的重要他人卻總是批評其感受是錯的、不該有的,而告知他『該有』什麼感覺和情緒」,他將感到非常矛盾與混亂。尤其年幼階段,更會覺得自己要分裂了,或一定是自己有毛病、有問題,逐漸隔絕、否認或疏離自己的各種感受。

情緒與需求,大多是一體的兩面,若不理會自己的感覺、又不接納自己的情緒,也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些什麼,哪些事情在其心中是重要的、喜歡的。於是,這種人將難以真正接觸和了解自己,失去某種程度的存在感,以致不容易整合自我,以及為自己負起責任。

 

讚美、獎賞如何運用,才不會反效果?3重點與迷思

教育理念的改變,讓為人父母者開始學習使用正向的鼓勵和獎賞,以取代體罰來管教小孩。這當然是正確的教育理念,但我在這裡也想要提醒爸媽們:運用鼓勵、讚美和獎賞,還是要注意運作的時機和方式,不然也是會有反效果的。

 

1. 本來就喜歡的事:避免因獎勵降低內在動機

首先,孩子們本來就喜歡做,或自然而然會想要去做的事,表示其內在動機充分,此時不宜提供額外的獎賞。當孩子做了原本喜歡的事而提供外在獎賞,容易讓他們慢慢的懷疑自己進行這活動的目的,年幼的孩子更會誤以為自己是「因為」得到了獎賞才做的,反而降低了原本的內在動機。

當然,若孩子不喜歡或沒習慣去做的事情,給予獎勵或許能夠造成正向的制約效果,讓孩子變成比較喜歡去做。但若要讓此件事內化到內在,光靠外在獎勵還是不夠的,需要孩子在獎勵下做了,得到自己的成就感或體驗出興味,才較能真正擁有做這些事的內在動力

 

2. 不舒服、痛苦的事:除了外在獎勵,學習自己克服困難更重要

如文章開頭舉的打針的例子,若用外在獎賞誘導孩子,做他感到不舒服甚至會痛苦但必須做的事情,效果可能有,但以教育的長遠性來看,有點不足。

人生中有許多挑戰並非自己想要或喜歡面對的,也有不少會造成痛苦但仍必須去做的事情,孩子若在這次的經驗中,學習到如何由自身的能量去克服困難,那就是能超越由外在獎賞所達成的教育成效。

 

3. 獎勵程度與行為應相符,過度讚美反而難建自信

獎賞或讚美的內容和程度,必須符合孩子所做的。

我曾在捷運上遇到一對父子。父親教會4、5歲的兒子記住要下車的站名,父親很高興的誇讚孩子:「你真是個天才!記憶力超強,一學就會⋯⋯」這樣的誇獎實在有點過頭,並不符合孩子所表現的行為!

當下,孩子聽了也許很興奮、開心。但慢慢的再大一點,上學後和同儕一起學習,相較之下,那些自己是「天才」的讚美成了過高的溢美,讓孩子覺得心虛,或是隱隱感覺那些話很不真實、自己離那讚美很遠。

另一方面,哪個孩子不希望那些讚美是真的?誰不想要自己是個天才或超級英雄呢?於是,對自我能力的認知容易產生矛盾和掙扎,有些人易成為眼高手低、無法認真踏實努力的人。他們心中通常很是害怕,擔心自己全力以赴後仍然失敗,那不就「證明」自己並非如父母所說的那麼聰明和優秀?

即便這孩子真是高智商,但不斷想維持父親心中天才的形象,成長過程也會因過高的壓力,而產生各種不同的問題和困境。此外,我個人也認為通常不宜以金錢作為獎賞。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一書中提到:「⋯⋯通常小孩對讚美的反應是『放棄,停止學習』,因為如果已經是『最好的』;而讚美也可能導致小孩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因為如果舊的方法總是得到掌聲,為什麼還要用新的方法去嘗試呢?」

註:引自 Grosz, S.(2014)《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劉嘉路譯)。臺北市:圓神出版(原著出版於2012)。頁39—40。

作者介紹
曹中瑋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督導/專業訓練)
經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心理諮商中心 主任
相關機構兼任諮商心理師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
專長
完形諮商取向
情緒議題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0018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