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每個孩子都重要!5方法關心易被忽略的孩子

作者
鄭翔好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在多寶家庭中,有時會有個孩子特別耗盡父母心力,或者較會積極表現,如果父母沒有特別留意、安排,可能會較忽略家中其他的孩子,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感受與人格發展。該怎麼做?諮商心理師分享自家經驗,提供5個日常生活中實際執行的方法。

 

文|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妹妹從小就是身心障礙,爸媽不是忙工作,就是帶妹妹去醫院治療復健,小時候的晚上我常一個人在家,我很害怕,又不敢告訴爸媽, 因為他們要工作又要照顧妹妹,已經夠忙了,我不想再成為他們的負擔與麻煩,」小花流淚述說著從小被父母忽略的經驗。

 

哪些家庭情況容易忽略其他孩子?

當家中有個容易耗盡父母心力的孩子,家長若沒有特別留意,其他孩子就很容易被忽略。透過實務工作與生活經驗觀察,我觀察到有下列的家庭情況:

  1. 家有發展遲緩或特殊兒:家長經常要帶孩子去就醫、治療、復健與上課,並給予許多生活照料。
  2. 家有情緒、言語或行為控制力不足的孩子:孩子經常在外暴衝惹事,家長需費時費力與導師聯繫討論或出面處理。
  3. 家有資優生或某項能力特別優異的孩子:家長投入許多資源、心力和時間來栽培(如:協助科展、做研究等)。
  4. 家有孩子對某項才藝或運動極有興趣的孩子:家長需花上大量時間接送上課、培訓與比賽。

如上述概況的家庭,父母若沒有特別留意與刻意安排,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父母的關注、心力、時間與資源,某個孩子就易被忽略了。

 

被忽略的孩子,可能影響自我價值、人際關係

當父母不自覺的把多數心力放在某個孩子身上,其他孩子若經常或長期被忽略,可能會產生一些心理感受與想法:

  • 我不被看重、不被注意,我好像不重要、不夠好?
  • 爸媽已經很忙很辛苦了,我不要再成為父母的『負擔』跟『麻煩』,我自己來就好。
  • 我的感受和需求不重要,沒有人會在意關心,說了也沒用。
  • 爸媽好像沒有那麼愛我、在乎我?
  • 我對總是獲得父母關注的手足,感到生氣與嫉妒。
  • 我感到很不公平!很落寞。
  • 我跟家人感覺是疏離的。

當孩子有上述心理感受,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低落、習慣壓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較難向外求助,長期壓抑累積容易引發壓力與情緒困擾;在與人關係上,易有疏離感,不易建立情感連結。 

 

如何留意、關照易被忽略的孩子?5方法提醒自己

我們家哥哥(小四) 對料理有高度的熱忱與興趣。他會自己上網找影片觀看,記下所需食材與步驟,然後翻箱倒櫃,看家裡有什麼食材、還缺什麼?再來跟我討論,他想做什麼料理、缺什麼材料,希望我載他去採購。

若我請他用紙筆記下他想做的事項與採購物品來提醒我,我會收到他的企劃書,列出時間規劃、材料與地點。因著哥哥的主動積極、明確表達與勇於爭取,他的期待和想做的事很容易獲得回應。

反觀弟弟(小二) 整天蹦蹦跳跳,在我們身旁盪過來跳過去,一心只希望我們陪他玩桌遊、打棒球。當弟弟看到哥哥遞上有畫封面的暑假企畫書給媽咪,並跟媽咪預約時間,弟弟也會隨意撿個皺摺的紙條,用國字注音寫下他想做什麼,在睡前遞給我。

弟弟雖然沒有像哥哥一樣能言善道、積極主動爭取,但弟弟的渴望與需求跟哥哥一樣重要,需要被看見與回應。日常可如何留意與關照易被忽略的孩子?以下分享5個小方法:

 

1. 筆記與張貼提醒

我會很留意把弟弟隨性分批遞上的零碎小紙條先收好,再彙整、重新寫在 A4白紙,貼在門上,提醒自己,也常邀弟弟站在門前,一起看看還有哪些未完成的事項? (每個國字都附注注音,讓弟弟也看得懂)。

2. 請其他手足等待與配合

另外,我會告訴哥哥:「媽咪已經陪你辦完烤肉趴、做蛋糕、科學實驗,現在我們要陪愷弟一起打棒球、玩桌遊,弟弟的需要也很重要」。

3. 安排時間並放入行事曆 

弟弟想做的事都是休閒娛樂類,很容易讓大人覺得不重要、不緊急,如果孩子的期待和渴望都沒有被受理、回應,孩子的等待也會失去耐性,並抱怨為什麼都不能做他想做的事?通常我會先把工作與家庭事務先處理一個段落,找個傍晚用1小時陪弟弟去打棒球,或在晚上睡前半小時陪他玩桌遊,時間不長,但弟弟覺得很開心滿足。

4. 事後關心與邀請

有時,我在陪哥哥做料理,或在忙著與哥哥導師通話,難免無暇回應弟弟的分享;當我步調與心情緩和下來後,我會主動去抱抱弟弟並詢問:「弟弟對不起,我剛跟哥哥導師通話講超久,都沒辦法專心聽你的分享,請問你剛剛是想跟我說什麼嗎?你還願意再跟我分享一次嗎?」 

5. 善用單獨相處的時間

我會利用先生在幫哥哥進行英文補救教學、帶哥哥外出參與活動、哥哥上課或寫作業的時間,作為我和弟弟專屬的約會時光,我會陪弟弟做他喜歡的事(紙箱做玩具),聽他暢談他的想像世界,並常常抱抱他,表達對他的欣賞與感謝,來對他進行愛的存款!

每個孩子的渴望和需求一樣重要,都需要被看見與回應,日常的留意與小舉動,就能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被關注、看重與珍惜!

作者介紹
鄭翔好
學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社福與政府單位 社工員
醫院 專員與兼任心理師
大專院校 業界教師、兼任教師與心理師
家庭教育中心、社福單位、親子館、輔導室 外聘督導
政府、企業、醫院、學校、親子館、托育與課後安親機構、社福單位 講師與團體帶領者
實體/線上帶領《做孩子的『情緒教練』》、《升級親職教養力》、《做孩子『成長的鷹架』》、 《父母自我關照與支持團體》、《與孩子一起上的情緒成長課》等系列課程。
粉專《情緒成長同協空間》
專業認證
完形取向專業訓練─應用在個別諮商
EFCT 情緒取向伴侶/家族治療國際初階認證訓課程
愛家婚戀情商與自我成長課程初階與進階帶領人培訓
Career Coach職涯教練增能培訓
危機心理衛生服務計劃安心服務員初階與進階訓練
婚前/婚後成長PE協談員認證訓練
專長
初為人父母自我關照與成長(婚姻調適、產後憂鬱、角色關係)
原生家庭議題與重建自我概念(自信)
情緒覺察與壓力調適
情緒教養與親職效能
幼兒、兒童青少年與親子諮商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1327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