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同性婚姻合法後,換同志苦惱該不該結婚?決定前的 3 個思考

作者
賴思均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在攜手步入人生下個階段前,和伴侶溝通「婚姻」之於彼此的意義是何等重要。祝福每對同志情侶都能得到祝福,與心愛的人共度餘生!

 

文|賴思均 諮商心理師

 

「嘿~我們結婚吧!」小雪誠懇的對小狼說,而此時小狼早已泣不成聲地點頭答應。

小狼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認定自己不可能結婚,因此從沒想過這輩子能夠有一個人可以陪伴自己走向生命的盡頭,這樣的幸福對小狼與小雪來說曾經都是遙不可及的夢。

但很慶幸的在 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同性婚姻的國家,這使得更多人能夠與自己心愛的人共結連理。

身旁有許多同性伴侶選擇走入婚姻,看見他們真誠的為愛起誓,為了得到親人的祝福,甚至鬧了無數次的家庭革命,但最終兩個人能擁有同樣的步伐邁入人生的下一階段,代表不放棄的決心終究使有情人能成眷屬,無不令人為之動容。

 

然而部分的同志朋友卻開始為此苦惱:原本打算當一輩子的深櫃,卻因伴侶想結婚而需要考慮是否公開出櫃;或者從來就沒有結婚的打算,但如今也成為情感關係中要去面對的議題。

這些困擾並不是來自於律法的開放,而是更多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探索內在深層的需求與渴望。

 

過去曾聽一位朋友說,幸好同志不能結婚,不然他會很苦惱,因為他跟伴侶的關係一向是憑感覺,有時候沒了新鮮感,他便會結束關係,我問:「你所盼望的關係又是什麼樣子呢?」他搖著頭說:「不知道,但心裡確實會有一種沒有盡頭沒有未來的感覺。」

 

我想婚姻的承諾賦予關係一種未來與希望感,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沒有結婚也能維持承諾,但法定關係的重量確實需要勇氣才有辦法承載。

 

既然婚姻不是三言兩語的兒戲,那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1. 先釐清自己對婚姻的想法:

這其實取決於每個人對婚姻的憧憬,以及這段關係對自己的意義究竟為何?結婚是為了他人還是自己心之所向?請先將問題聚焦回自身,並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 思考步入婚姻所衍生出的問題:

居住方面:家居生活怎麼選?買房、租房或者與某一方家人同住。養育計畫:未來是否要有孩子?同性伴侶現階段則考慮是否要出國生小孩?

經濟方面:如何管理與分配共同的財產?未來生活的開銷如何妥善規劃?家庭關係:與雙方家人相處,彼此的價值觀是否相同或迥異,該如何因應?

出櫃考量:要不要向家人袒露同志身份?伴侶家人是否同意兩人結婚?

 

3. 溝通對頻是關鍵:

許多伴侶在發生衝突時總是雞同鴨講,一言不合就不願繼續溝通,導致問題沒有被解決並成為了關係破裂的導火線。

親密關係建立不易,也會因著前面所說的衍生問題而產生更多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在每個人成長背景都不盡相同的前提下,雙方是否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無疑是維繫關係最重大的關鍵。

因此,學習在關係中與另一半討論各種想法,即使暗自認為是天馬行空或杞人憂天也沒關係,培養兩人對話的耐心不僅可以增加含容度,也使得雙方變得真實透明,才不會有婚後被詐騙的感受。

倘若你遇上了值得珍愛一輩子的伴侶,並產生想成為對方終生羈絆的念頭時,不妨透過這個機會勇敢一次,相信自由與追愛的權利唯有自己能去努力爭取。

作者介紹
賴思均
學歷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哲學系雙學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人際溝通、生涯探索、樂齡保健、壓力放鬆主題講師
女同志伴侶關係成長團體帶領者
同志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帶領者
人際關係溝通與親密關係團體帶領者
心靈舒壓伴侶工作坊帶領者
專業認證
• 中華⺠國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心理諮商督導」專業認證
• 人際歷程取向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rapy) 專業訓練
• 完形取向 (Gestalt Therapy) 專業訓練
• 榮格取向初階專業訓練
• 109年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人員訓練
• 預防吸毒家庭技巧師資培訓
專長
自我探索與成長
情感與親密關係(失戀、婚前諮商)
人際與原生家庭議題
情緒困擾
創傷與失落
生涯規劃與發展
性別認同與同志諮商
壓力調適與管理
多元文化諮商(鄉土語言諮商)
LGBTQ友善心理師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3490號
臺諮心督證字第1120038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