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聽孩子說「關你什麼事」先別氣! 4原則陪伴他獨立

作者
鍾宜伶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當父母想要關心孩子,孩子卻冷淡回覆「關你什麼事」,第一反應是否是生氣、受傷?其實孩子想跟父母拉出界線,不一定是為了反抗對立,而是傳達「爸媽,我想練習長大」的成熟里程碑。心理師從自身的經驗覺察,分享辨識及陪伴孩子「轉大人」的4個親子互動原則。

 

文|鍾宜伶諮商心理師

 

開學沒多久的某天下課時間,媽媽邊簽聯絡簿邊問剛上國小三年級的大寶:「上學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有沒有好朋友?⋯⋯」原本以為天真活潑的他會開心的分享,沒想到他淡淡的回答:「這關你什麼事?」媽媽聽完,大怒:「你剛說什麼?怎麼不關我的事?注意你的態度!」大寶嚇傻無法回應!媽媽發現孩子表情不對,同時也覺察到情緒高張的自己,於是暫停了這場對話。

這樣的場景熟悉嗎?當你想要關心孩子的時候,你的孩子是否也曾這樣回你「關你什麼事?」你當下的反應也是生氣嗎?如果你的答案「是」的話,非常好!因為我也是,相信許多家長也是,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上述例子真實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身為母親當聽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變成一個拒絕,甚至腦子會自動轉換成他說「關你屁事」字眼,感覺不被孩子尊重的心情,很快轉成「戰鬥模式——怒罵、爭辯、責備的行動」,而親子衝突可能就會從此開端。必須說慶幸著自己這十幾年下來心理覺察的訓練,讓我觀察到孩子及自己的反應,而可以停下來反思,也想藉著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認識青少年「分離──個體化」歷程:聽懂表達背後的含義

首先從孩子的表達談起,孩子說「這關你什麼事」,代表的是什麼?其實,孩子想說「這是我的事」,是一個拉出人我界線很有力的表達,也就是說孩子想要開始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的一種表達。孩子從家庭中開始學習「分離──個體化」,是一個重要發展的里程碑。

心理學者提出,孩子有2次的「分離──個體化」歷程。第一次是出生後到2歲的幼兒時期,學者 Mahler 透過觀察及研究,指出嬰幼兒會從一開始與母親共生、同為一體的感受,發展覺知環境的能力後,逐漸與母親分離,願意自主探索外在環境的過程,此階段的個體化是發展嬰幼兒「區辨你、我、他」及產生「自我概念」為主。

第二次「分離──個體化」則是在青少年期間,Blos(1979)延續 Mahler 概念提出青少年在與外在環境、他人互動中,開始想要擁有自我的信念或價值觀,但受到行為及經濟能力的限制,有些互動還是需要依賴父母,故這個階段的關鍵就是嘗試離開父母的保護及影響、練習與父母分離,進而發展出心理的自主能力,成為獨立的個體。

從理論看來,當孩子說「關你什麼事」,可能孩子想表達的是:「我想要拉出界線」「我想要自己擁有自己的隱私」「我想要脫離父母的保護,想試看看自己處理」⋯⋯若聽到這個真正的聲音,是否就沒有這麼生氣了?!沒錯,當時的我在緩和自己情緒後,就有想到大寶的意思可能就是「我想要保有隱私的界線」,所以沒多久後,我也就跟大寶和解,對話大致如下:

媽媽:「大寶,我要跟你說聲抱歉,剛剛我太激動了!」

大寶:「喔!沒關係啦!」

媽媽:「那你想知道我怎麼會突然爆炸嗎?」

大寶:「嗯」(看著媽媽)

媽媽:「我聽到你說『關你什麼事』當下,我有兩種心情,一種是委屈,因為想關心你被你打了一槍;另一種是生氣,覺得你的語氣在反抗我、好像在罵我『關你屁事』、也覺得有些不禮貌,太多太滿的情緒讓我受不了,所以我才破口大罵!你現在的心情還好嗎?」

大寶:「還好!剛剛有點嚇到,不過現在已經沒什麼事了!」

媽媽:「好,那可否跟你做個小小的約定:我知道你有時候不想讓我問太多、或知道太多,但如果下次我問你,而你不想回答,可否只要告訴我『我現在不想要說』,或『這件事我不想談』、『這是我的秘密』?」

大寶:「當然沒問題!」

這個對話非常有效,從那時候起到現在,「關你什麼事」再也沒出現過,取而代之的「這個我不想說」「這是我的秘密」或「我再想想看,需要告訴你再說」。

 

父母穩定性是重要關鍵:「安全的家」更能幫助發展獨立  

跟著孩子愈長愈大,父母不知道的秘密愈來愈多,此時也在考驗著為人父母的焦慮感:「他會不會受到朋友影響?」「會不會心情不好?」「會不會報喜不報憂?」「什麼都不講,親子關係會不會愈來愈遠?⋯⋯」

的確,在青少年「分離──個體化」的歷程,父母親難免會擔憂、害怕孩子會受傷,但此時父母親的穩定性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青少年在發展獨立與自主時,會不斷的確定家仍然安全的存在,就像嬰幼兒一開始探索外在環境時,也是會不斷回頭確認主要照顧者的穩定存在感,這個過程中,青少年會一邊發展自我及心理獨立性、一邊回首確認父母的支持、肯定與保護。

因此,父母親在青少年(國小中高年級)階段,可能就要開始辨識孩子「登大人」的訊號,並且拿捏親子關心的收放程度,才能夠協助孩子真正的獨立,分享以下「神(繩)奇寶貝」親子互動原則供參考: 

 

一、「神」(繩)──尊重孩子的「繩子界線」

繩子界線的隱喻,代表的是孩子的隱私。在家不妨可以詢問你的孩子,他們不分享學校的事物(學校秘密沒告訴父母),是什麼原因?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我舉自己兩個孩子的理由為例,目前國一的大寶告訴我:「有三個原因:一、想先自己處理看看;二、這些事情不重要,父母不需要知道;三、跟朋友說好的祕密,想保有人際間秘密。」而小四的小寶回答:「基本上我什麼都有說,只有在學校哭的事情沒有回家再提,因為已經好了,若再提傷心的事,心情又不好了。」其實,孩子的理由真的很單純,就是想要透過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外界的事物。 

允許孩子是可以畫出自己的心理界線,是獨立自主的第一步,所以告訴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是被允許的,且若不想要讓別人靠近,也可以直接表達:「我希望保有自己的秘密」。當孩子能夠明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及意願時,父母也需要做到「不越界」。

二、「奇」──觀察孩子「奇特」的變化

若孩子較少用語言分享自己時,可以先從觀察生活作息、習慣、人際互動、情緒表現⋯⋯等外顯行為,去觀察是否出現「奇特」的徵兆(不同變化)。一般而言,個人若內在出現困頓或混亂之時,外顯行為通常會有所改變,最常見的會先影響生理,例如突然睡太多或睡不著、吃不飽或吃不下;也會改變本來的習慣或興趣,例如本來每天運動的習慣突然不做了、突然不上喜歡的畫畫課了;也會影響到情緒,像是沒有特別說什麼就突然發怒、突然變得安靜、不想跟人講話。基本上,只要觀察與先前慣性有些不同,就可能要更進一步評估孩子的情緒狀態,必要時還是需要詢問關心孩子是否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三、「寶」──欣賞孩子「寶藏」

孩子是需要被欣賞及肯定的,尤其青少年階段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正在發展「自我認同」:我是誰、我有什麼特質、我欣賞我自己嗎?我能做什麼?⋯⋯這些問題會常常出現,並且會在生活中找尋答案。在孩子成長期間,若親子可以一起欣賞自己,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寶藏盒」,盒中就是自己的特質、能力、價值觀、個性⋯⋯,建議可以尋找親子間共同興趣的活動,並在互動中直接回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與父母的特質,練習彼此欣賞、接納不同。例如:大寶小寶很喜歡玩桌遊,有時玩桌遊結束後,我和先生可能會多問一下,今天的心情、喜歡自己今天在桌遊自己的表現是什麼?有沒有欣賞別人?或者討論遊戲中的衝突,藉此討論彼此價值觀。

四、「貝」──提供「貝殼」般的安全感

孩子在發展自主的過程中,會遇到外界的大大小小的挑戰,慢慢經驗到自我的挫敗感,此時非常需要父母的呵護、愛、包容與認可,若能經驗到「貝殼」般的安全感,也較能有勇氣繼續探索外在世界。故當青少年孩子回頭尋求父母的關注時,需要給予回應,認真的面對孩子帶來的問題,不急著給與建議,而是去觀察孩子的心情,可能是害怕、焦慮不安、挫折、無助⋯⋯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再去討論問題。

面對青少年孩子的需求或煩惱,千萬別忽略,尤其是從不提自己需要的這類孩子,突然有一天對父母說自己需求或困擾時,若父母太快拒絕或是直接給建議、甚至回答你自己處理,都可能會讓孩子有覺得家不可靠的感受。

 

在我過去的諮商實務中,高年級的小學生或青少年,也常會對父母說「你不要管我」「你煩不煩」「你不要過來」⋯⋯類似語言,其實就是跟「這不關你的事」一樣,孩子不見得是要反抗或對立,而是想要拉出「界線」的訊號,也就是他開始想要開始練習自己解決、並調整對父母的心理依賴程度。所以當聽到孩子說「關你什麼事」,先別生氣,聽聽看孩子要說的「爸媽,我想練習長大」,你能否從旁協助並給予孩子穩定的安全感,而讓他追求自主獨立呢?

作者介紹
鍾宜伶
學歷
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政府、學校機關、社福機構合作心理師
警廣交通網、大家健康雜誌專訪合作心理師
長庚科技大學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
臺北醫學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專任心理師
吾心文教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
台北市勞工局特約就業輔導諮商心理師
桃園縣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 義務特約心理師
長庚技術學院、元智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淡江大學諮商輔導組約聘專任輔導員
亞迦貝心理教育中心兼職心理教育老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第四十三屆 學術發展組委員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第四十四屆 組織發展組委員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
醫療健康心理諮商專長能力培訓課程結業
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專業訓練課程結業(ICEEFT)
美國禪繞認證教師(CZT第25期)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認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發展與適應
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
憂鬱症
焦慮反應
飲食異常
壓力疾患
自我傷害危機處理
疾病調適
悲傷失落
自我概念與認同
人際關係
伴侶關係
生涯探索等議題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0865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