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追與逃的惡性循環,讓關係走到盡頭!

作者
胡綺祐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你為什麼都不願意溝通?」「你為什麼不能給我一點自己的空間?」伴侶夫妻間的爭執,常容易陷入跳針般的惡性循環。為什麼愈想解決問題,卻愈消耗彼此關係?諮商心理師分享,如何從「追與逃」的模式中,看見彼此的需求,以及行為對雙方關係的影響。

 

 文/胡綺祐

 

「曾盡全力去修復一段受到傷害的感情,最後卻沒有成功。」安柏赫德(Amber Heard)在接受美國電視台 NBC 訪問時,對自己與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感情,如此表示著。

伴侶關係對簿公堂,是需要勇氣的,回首兩人相處的過往,是什麼樣的「修復」,讓雙方走不出關係的困境,最終反而步入情感的斷裂?近期好萊塢男星強尼戴普與前妻安柏赫德的世紀官司,備受全球矚目,從家暴疑雲到提告毀謗,讓許多人都想一探究竟這對「前任」伴侶發生了什麼故事,而這場官司近日也以強尼戴普的勝訴落幕了。

 

當彼此的行為成了對方反應的刺激源⋯⋯

在一段公開的錄音檔中,可以聽見安柏哭泣的聲音並急切的說:「我今天並沒有對你說教,但你還是喝個不停。」因爲對強尼喝酒的行為束手無策,她只能不斷地叨唸。強尼則回應:「妳也囉唆個不停,妳的話讓我自暴自棄!」對強尼而言,承受著安柏的對待,將他推向了沮喪與無力,更躲進了酒精裡。短短的對話,似乎看見雙方的行為成為彼此反應的「情緒刺激源按鈕」。

在我接案的旭立諮商中心,也常見伴侶夫妻有類似的狀況。例如,太太激動的對著先生說:「你常常都拒絕跟我溝通,我想跟你談,但我得不到任何回應!我猜得很辛苦!」先生則不悅的表示:「妳總是那樣咄咄逼人,就不能先給我空間嗎?我真的壓力好大!」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發現當先生愈「不回應太太的行為表現」(情緒按鈕),太太便愈想追問;當太太愈有「急切追問的行為」 (情緒按鈕),先生又更不願意有所回應,伴侶雙方就這麼呈現「一個追,一個逃」的樣貌,伴侶關係的「追逃惡性循環」也就此展開。

 

在關係裡,你是「追逐者」還是「逃跑者」?

伴侶相處中,就相對程度而言,會有一方是「追逐者」(pursuer),另一方則是「逃跑者」(withdraw)。「追逐者」通常比較在乎內心的感受和需要,多數的時候渴望彼此的靠近,重視的是關係,心中經常抱持著這樣的心情:不被在乎、不被了解、不被關愛、不被重視、感到被拒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於是當和伴侶發生爭執,期待伴侶在吵架時也能好好把話說清楚,希望對方能夠表達安撫、照顧和重視自己。若在此時伴侶轉身離開,便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如同安柏曾這麼表示:「我感到焦慮、害怕和怨恨,我們總是分開,讓我心煩意亂。」

「逃跑者」則是重視道理與邏輯,在乎的是保有自己的空間,不喜歡關係中衝突爭吵帶來的壓力,需要在關係中保持一點距離,心中可能常想著:不要一直管我、不要一直強迫我、為什麼要一直罵我、為什麼就看不到我的付出、可不可以饒過我⋯⋯所以在伴侶爭吵時,較難以承接當下的情緒張力,只希望能夠盡快停止下來,獲得寧靜,因此表現沉默、轉移話題或離開現場。強尼戴普曾說過這段話:「閉上眼,假裝這是一場惡夢,我就是這麼活過來的。」每當遇到爭執,他都是選擇離開現場的那個人,彷彿閉上眼,負面的事情就會過去。

於是,追逐者滿腹的委屈感受,逃跑者往往接不住,心中那份渴望能被照顧、安慰的需求,常感到難過失落;而逃跑者渴望保有的距離與平靜,追逐者卻給不起,心情無法獲得平息和放鬆,常感到沮喪痛苦。當雙方繼續用著無效且有破壞性的「追與逃」模式,便會在關係中漸漸失去了彼此,但追逐者真的那麼緊迫盯人嗎?逃跑者又是真的如此冷淡無情嗎?

 

理解伴侶行為背後的需求,重新詮釋對關係的意義

強尼戴普:「如果我們越吵越兇,讓雙方都很難堪,或演變成肢體暴力時,這時我們就該停下,我們就回到各自的角落,你愛去哪就去哪,我要回辦公室,我要在辦公室讓情緒緩和下來。」

無論是追逐者還是逃跑者,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著「保護自己」,以及「維護關係」的努力,當伴侶雙方可以進一步發現這樣的善意,便不會只侷限在自己的匱乏裡,更能對彼此有多一點的理解。如同強尼表達的這段話,原本在安柏眼裡,他被視為拒絕和不在乎自己,其實強尼有著「保護自己」(讓情緒緩和下來),和「維護關係」(試圖不讓當下的關係更惡化)的努力;當安柏在爭吵中哭著要強尼抱抱她,原本讓強尼視為不可理喻的行為,其實安柏也有著「保護自己」(確認自己不會被拋下),和「維護關係」(就算我們有爭執,我仍然願意靠近你)的用意。

如此一來,伴侶才能跳脫自己所解讀的「表面行為」,不狂按負面情緒按鈕,重新發現,彼此在關係中,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努力著,同時自己的行為反應,也會持續對關係產生影響。

 

有意識的看見自己的影響,才能在關係裡負起責任

伴侶關係就像是一場雙人舞,踩出去的每一步,都影響著彼此的節奏,當能看懂雙方誰是追逐者,誰又是逃跑者,理解每個動作所展現的自我保護,及對關係的維護,漸漸的在關係中,便不再視自己為被動的受害者,而是更能主動的選擇自己的回應,也為這樣的回應負起責任。

回到互動的現場,追逐者可以練習按下「暫停」鍵,也許能慢慢理解,原來你的伴侶和你一樣不希望讓爭吵耗損彼此的關係,所以他期待你可以給出空間,讓彼此冷靜下來,現在你可以開始有不同的選擇,停下腳步,不再往前「追」;逃跑者也可以練習按下「暫停」鍵,同樣的你也會發現,其實你的伴侶和你一樣也想守護彼此的感情,所以他渴望有你的陪伴來面對困境,現在你也可以開始有不同的選擇,停下腳步,不再往後「逃」。

透過理解與接納,才能將惡性循環破解,鬆動、改變「你追我逃」的模式,也才能展開修復與溝通,用彼此都舒適的步伐,讓我們在關係裡再一次的靠近。

作者介紹
胡綺祐
學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微煦心靈診所特約心理師
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特約心理師
中國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
專業認證
諮商心理師證照
美國第25期禪繞認證教師
EFT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訓練
專長
自我探索與成長、情緒困擾、生涯規劃與發展、創傷與失落、性別認同與同志諮商、壓力調適與管理、情感與親密關係、婚姻與家庭關係、親職與親子關係、人際與原生家庭議題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1869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