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不安感」不是被拋棄的跡象,而是通往自己內心的鑰匙

作者
林俐

【感謝故黃琇娟女士贊助本專欄文章稿費】

 

「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他一定不夠愛我⋯⋯」許多人在親密關係中,容易陷入害怕被拋棄的恐懼,然而這樣的不安又可能影響、改變關係。這樣的心理是怎麼來的?當反覆陷入焦慮循環,可以怎麼做?諮商心理師分享當我們面對「不安感」時,如何自我覺察、對話。

 

文|林俐諮商心理師

 

「你愛我嗎?」常常需要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問另一半的人,到底想聽到什麼?是「我愛你」就夠了嗎?還是要什麼樣的保證才感到安心?有的人在關係中,只要對方不在身邊或是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就感到極度焦慮。

「為什麼他這麼久沒回我訊息?都兩個小時了!他手機不離身又重度成癮,不可能沒看到!」
「他是故意不回我的囉?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是不是不夠愛我?」

 

負面假設惡性循環,讓被拋棄的恐懼成真

「不夠愛、不夠在乎我、我沒有價值、關係會惡化、我會被拋棄⋯⋯」來到諮商室想處理親密關係中的不安感的人,往往有著一個內在的惡性循環的假設,最大的恐懼就是被拋棄。

帶著這樣的恐懼與焦慮不安,會讓當事人不斷的在關係中保持警覺,時常像偵查隊一樣在找尋對方「不夠愛自己」的證據,好像在等待對方會背叛的各種徵兆,並為此感到痛苦。緊繃的心理狀態,容易在關係中轉化為情緒性的爆炸、態度惡劣的質問、故意冷漠的對待對方,主動的、或被動的攻擊,到另一半真的受不了了,往往想退後一步保護自己、或保留自己的空間,此時當事人就好像抓到什麼證據般可以指控對方真的「不夠愛」。

在心理學中把這樣的狀態稱為投射性認同:當一個人將自己想像的、或自覺感受到的,強行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以上面的例子就是終有一天我會被對方拋棄),於是開始展現一連串被不安所引發的行為,最後真就讓對方想退後或離開。於是此時當事人又可以再進一步認同,證實了他最早投射出來的那些情況是真的。

 

為何會不自覺進入投射性認同?過去經驗如何影響?

當不自覺的進入投射認同的心理機制,想進一步覺察,我們可以從這幾點去了解: 

  • 是否被過去的感情經驗影響

 有些人在感情中有被傷害過的經驗,尤其是被欺騙或背叛,對人的傷害可能很大。若這些經驗沒有被好好面對與處理,到了下一段關係,可能會變得更難以信任對方。但什麼是有好好的面對與處理呢?簡單來說,當你想到過去的經驗,仍然有很多負面情緒湧現(例如憤怒、傷心、焦慮不安),代表這些情緒仍留在身心裡,需要被梳理跟疏通。

  • 我們眼中看見最原初的關係是什麼樣子?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父母是我們最先看到的情感關係的樣貌。他們如何相處、如何衝突、又如何解決衝突,對孩子來說都有著有形無形的影響。若有些人的成長是與祖父母或其他親戚,也可以回想他們在你記憶中是怎麼樣的一對伴侶?單親家庭的人一樣可以回想你與父親或母親相處時,他們分別對感情態度如何?又是如何提到彼此的?

覺察探索自己在原生家庭所看到的「最原初的伴侶關係」,以及這如何影響自身對感情的想法與態度,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在感情中的樣貌、信念與價值觀。

 

聽懂你的不安,它在說什麼

一位因為在感情中很沒有安全感的人來到諮商室,訴說著父親在他成長過程中一再又一再的外遇。「心理師⋯⋯其實我根本就不相信有從一而終的關係,外遇只是早晚的問題。我很懷疑一個人有可能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嗎?」這個「不安」,似乎是個人感情信念(belief)有關,而與現在跟正誰交往、順不順利無關了。

另一個人哭訴著自己的伴侶總是以朋友為主,把自己放後面,所以很不安。「心理師⋯⋯他是不是不夠愛我?為什麼朋友的事他都親力親為,但對我就很隨意?」

這個「不安」,似乎與比較和不滿足的感受有關。有機會進一步的探索,發現當事人的成長經驗中,父母總是比較疼愛手足,當事人沒有被忽略,但總不是排在順序第一位。

各種不安的背後,可能勾起的是很不一樣的情緒、情感、想法與價值觀,我們需要去了解它想說什麼。有的人會說,他們確實在感情中發現另一半的不忠,或是真的有被欺騙的經驗過。很多為此苦惱的人們來到諮商室中,想了解這不安感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對方的?是自己太敏感、安全感不足,還是對方的態度或行為舉止的確讓人難以信任?

不安是個線索,但並不是通往尋找另一半要離開自己的跡象,而是通往我們自身內心地圖的鑰匙。試著拿著這個鑰匙,帶著關懷、好奇的問自己:

  • 為什麼此刻我會不安?
  • 除了不安,我還有什麼感受?
  • 我聯想到什麼經驗嗎?
  • 那些過去的經驗又帶給我什麼想法或感受?

 

先看清楚自己,才有機會看清楚關係中的他人

今年有一部電影《在車上》,當中有一段台詞道出了關係的真實:

無論是彼此應該多麼了解的對象、多麼相愛的對象,你都不可能完全窺見別人的內心。去追求這種事,唯有自己難過而已。不過如果做出足夠的努力,你一定能窺探自己的內心,因此最終我們能做的,大概是和自己的心誠實相處吧。如果希望真正看清別人,只能深深的筆直凝視自己的內心。

 

所以,到底我的不安是我自己的,還是對方造成的?我們能做的,依然是繼續嘗試了解自己的內在。

但要深入了解自己並不容易,那些痛苦的、陰暗的、不堪的,往往都被我們埋藏到深處。要「深深的筆直凝視自己內心」是很需要勇氣的。但如同電影說的,我們清楚自己,才有機會看清楚他人。當對自己內在清明清晰,會知道此刻的不安背後帶出的恐懼或焦慮是什麼,是過去的影響還是跟現在的關係有關。清楚後,或許再考慮要如何表達給另一半。

 

反應而非反射,建立溝通的基礎

很多時候的表達,其實只是情緒的反射性行為(reaction)。不安的反射,往往都是情緒的丟擲,例如:「你為什麼都不回訊息、你是不是不夠在乎我?」這樣的「表達」伴侶當然會想逃。

若我們先做了自我的功課,理解自己的情緒與想法,或許能夠使用反應性行為(response),例如:「你的沒有回應,我會焦慮,也知道這跟我過去的經驗有關,當你忙碌時是否能夠簡短給我個回應,或是告知我你正在忙?」在關係中有機會這樣溝通,彼此相互了解,信任感也在這當中慢慢建立。

當我們越清晰通透,越能看清現實。此時我們的不安也能夠安放,反應而非反射,可以為自己做出適合的決定。或許是繼續在關係中修煉,日漸親密,也可能是毅然決然離開。

作者介紹
林俐
學歷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Counseling and counselor education
(USA)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諮商與諮商員教育碩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北部大專院校兼任諮商心理師
北部大專院校專任諮商心理師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center for human growth intern
美國中學Batchelor middle school intern
專業認證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證照
(97年高考/諮心字第1047號)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認證之合格督導
專長
人際與親密關係、情緒困擾、女性角色與生命經驗探索
親子關係、適應障礙、生涯諮商
LGBTQ友善心理師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1047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