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

從4種教養模式,了解自己可能成為什麼類型的父母

作者
賴思均

我們常複製過去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經驗,繼續傳遞給下一代。若能夠對自己的成長經驗有更多的了解,開始摸索出適合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大幅下跌對社會造成了衝擊,多個國家還出現高度的老齡化,進入80歲年齡層的人口將和出生的人數一樣多。

在台灣,很多人其實仍然抱持著想要組成家庭、與心愛的人共同養育下一代的期待,但也因著資訊發達和社會結構等因素影響之下,他們擔心,自己是否能真正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除了養育孩子的經濟壓力、夫妻關係因雙方教養的價值觀不同而有所影響,抑或是擔心失去自己原本擁有的生活品質;女性可能也會害怕自己因為懷孕而失去工作,受到社會不平等對待等,綜合以上因素,許多年輕人選擇當頂客族,而不敢承擔養兒育女的責任。

試著想想孩子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人生孩子的理由是為了養兒防老,或是長輩要求傳宗接代等緣由。不妨試著回到自己身上想想,對於自己而言,生孩子的理由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能有一個思考清楚的機會,以及與伴侶共同溝通討論,如此一來,即便遇到許多困難,都能夠兩人一起面對,而非孤軍奮戰,生育孩子的歷程中所遭受的挫折感也能隨之減低。

了解自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心理學家Baumrind提出了「家庭教養模式」,依據父母對孩子的掌控以及回應/情感程度區,歸納出4種不同的教養類型:開明權威型、專制權威型、包容放任型、淡漠忽視型。以下分別詳述:

  • 開明權威型:愛孩子但也認為有責任督導孩子的行為,會依照個別孩子的特質、經驗及當時的發展階段,而給予明確的行為準則;會與孩子分享所訂定規範的理由,鼓勵言語上的溝通,並樂見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見。這類型的父母他們教養方法是支持勝於懲罰,期盼孩子在做選擇時,是有社會責任的,並強調要做自己的主人時,也會考慮到別人。
  • 專制權威型:父母對子女是要求的,但較缺乏情感回應。他們多半建立絕對的標準,以期塑造、控制、及評斷他們子女的行為與態度,且不會對指令做任何解釋;甚至覺得不需要鼓勵孩子做語言的溝通。
  • 包容放任型:父母提供的情感回應多過於行為要求,給予孩子相當大的自主性;即使孩子的表現較不成熟,此類型父母也不會太在意。並且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去干預或質疑孩子的行為。
  • 淡漠忽視型:父母既不要求也不給予情感回應。他們不具結構特質、無心督導,同時也不支持孩子,此類型父母明顯的表現出拒絕或全然忽視養育子女的責任。

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

  1. 父母本身的因素:父母管教方式往往與自己的過往經驗有關。例如,專制嚴格的父母也多半來自於專制嚴格的家庭;會施虐的父母,其幼年時代多有受虐經驗。母親對於懷孕態度,會影響嬰兒日後照顧的敏感度與行為,母親接納母職的程度與為人父母信心,皆會影響管教方式。
  1. 情境因素:經濟狀況、婚姻狀態、爭吵等生活事件,形成嚴重的心理壓力,會導致父母教養方式改變。社經地位水準也影響甚鉅,高社經地位的父母較為開明有紀律,低社經地位的父母較強調權威、專制的管教方式。
  1. 子女本身的因素:管教時子女能夠服從及樂於配合,較容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若性格頑強難以駕馭,則較多採取嚴格威權的管教方式,也容易發生衝突。孩子的身體表徵也會影響父母行為,母親與面貌姣好的子女接觸較多,對於肢體殘障或智能不足的子女也多半有補償心態,容易過度保護。

學習對自己有更多的信任感,創造家庭美好的未來

我們常複製過去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經驗,繼續傳遞給下一代。若能夠對自己的成長經驗有更多的了解,便能看見什麼是好的、什麼需要改善,漸漸地,我們能開始摸索出適合自己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不需要比較或是受人影響。

學習對自己與孩子有更多的相信,便能共同締造屬於你們自己的未來,並從中感受與孩子同樂的幸福。

作者介紹
賴思均
學歷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哲學系雙學士
工作單位/職稱
旭立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經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學生輔導中心實習心理師
人際溝通、生涯探索、樂齡保健、壓力放鬆主題講師
女同志伴侶關係成長團體帶領者
同志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帶領者
人際關係溝通與親密關係團體帶領者
心靈舒壓伴侶工作坊帶領者
專業認證
• 中華⺠國諮商心理師專技高考及格
•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心理諮商督導」專業認證
• 人際歷程取向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Therapy) 專業訓練
• 完形取向 (Gestalt Therapy) 專業訓練
• 榮格取向初階專業訓練
• 109年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人員訓練
• 預防吸毒家庭技巧師資培訓
專長
自我探索與成長
情感與親密關係(失戀、婚前諮商)
人際與原生家庭議題
情緒困擾
創傷與失落
生涯規劃與發展
性別認同與同志諮商
壓力調適與管理
多元文化諮商(鄉土語言諮商)
LGBTQ友善心理師
證照字號
諮心字第003490號
臺諮心督證字第1120038號
返回頁首